top of page
WhatsApp Image 2020-05-06 at 11.43.02 PM

抗疫中擁抱改變

劉靜儀老師

疫情突然而至,大家措手不及,生活一下子改變,原定的計劃通通打亂。

本來這科就是動手做,要練習的科目,一下子變成沒有工具材料,課程要改變,課堂形式都要改變,照顧學習差異?我跟本看不到他們創作過程,看到都好難進行個別指導,更沒同儕學習可言。

抗疫時期,當一切慢下來,是對過往生活的省思。

 

為甚麼我覺得藝術很重要?

就是因為藝術同人生很接近,從來沒有模擬答案,同學的作品可以千變萬化,從來沒作品是一樣的,大家各自選擇自己的創作內容,各自出現不同的創作抉擇,面對不一樣的困難,就在沒有答案的空間尋找自己表達方式,藝術是訓練創意解難,是訓練面對未知之事的勇氣。

疫情一來,視藝科同事勇於面對改變,改變帶來未知的挑戰,但相信挑戰會有新氣象。

在這大時代,同學親歷不一樣的中學生活,世界經歷前所未有的疫情,"2020"一定會被記在歷史中,與其在家發呆,不如動手回應歷史,記錄當刻自己的感受,拼砌出一個立體的歷史印記。

 

老師們遇上前所未有的挑戰,拍片做You Tuber真的好難。相信同學更難,單憑上一小時Zoom課堂,上網看短片後便要自己獨力面對創作,當中困難一定很多,很欣賞同學努力嘗試,克服困難,投入創作當中,真正發揮自學和創意解難的能力,勇敢面對未知的挑戰。

 

我們見到同學的作品,題材有回應疫情,有表達對校園的聯想,甚具洞察力,認真創作,技巧水平亦高,因此希望鼓勵同學讓胡忠人一起欣賞到同學的創作,相信作品必定引大家的共鳴。

最後,要感謝劉雅軒老師,梁欣彤老師,她們同心協力重新編寫課程,搜集資料及拍片,在很短時間內建構此精美網站,分享大家的成果。

疫情雖然令到大家生活改變,

但擁抱改變從來都是藝術中的精髓。

WhatsApp%20Image%202020-03-30%20at%208.0

網上教學有感

劉雅軒老師

網上教學,對於每一科的老師都是一個大的挑戰。

因為除了考究器材及程式軟件的運用之外,

更考驗了學生的自律、自學能力。

相對的,老師在準備課題時亦要有萬全準備,

設法預計學生將會有的困難,再不斷修正教學計劃。

 

對於視藝老師們更有着其他的挑戰,

當中包括著重理論的教學影片及簡報的設計、示範影片的製作等。

這都是以往面授教學時較少遇到的難點。

 

我們設法要讓學生在自學之餘又得到足夠的參考, 

因此更重視的是課程設計。 

我們需要設計出毋須動用太多的材料的課程,

因考慮學生家中未必有各類的紙張顏料器具,所以課程設計尤其困難 。

 

經過科組內一番的討論,

我們為初中學生設計了側重以電子媒介創作及學習的課題。

中一學生利用Adobe DrawPixel Studio

製作了以抗疫生活為題漫畫及小動畫,成品創意十足而意念豐富,

更重要是許多同學都表示他們玩得不亦樂乎。

中二學生側重學習設計的構思,

他們利用家中的廢物結合及加工成有用的抗疫小工具; 

而拼貼作品亦鼓勵同學從新聞及報章剪貼或電腦拼貼而成,

創作出視覺效果豐富而無須大量美工材料的作品。

 

中三級的同學側重於學習空間的描繪,媒介不限,

可以是素描、可以是水彩、亦可以是電繪、利用軟件拼貼⋯⋯

學生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去選擇,成品卻是讓人欣喜的、極多元化。

 

最後,針對初中學生學習評鑒藝術的能力,

我們利用盛行的Google Arts and Culture網頁及應用程式。

同學可以安在家中瀏覽名作及其介紹,

再按著教學影片的指示,嘗試進行完整的評賞訓練。

 

在整個教學課程,我作為一位教師都跟着學生一起成長。

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的。

千萬不要讓環境控制了對於藝術的想像。

以上就是我的最大體會。

​Thanks for everything

梁欣彤老師

疫情突如其來,很多原本預定要做的事情都被打亂了,

停的停,改的改,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還要學習新的上課模式,

挑戰接踵而來,實在令人應接不暇,

相信不只是我,大部份人尤其是老師都特別身同感受吧。


跟其他科目一樣,視藝科同樣需要作出調整,

然而不一樣的是,視藝科沒有書本,

同學也未必能像其他科目一樣在家中順利完成視藝科功課,

因視藝科功課總是需要很多的工具、材料、器材等,

這對不少同學而言都是一個困難,故原先定下的課題都要作出更改甚至取消。


怎樣的課題才能讓同學在停課期間容易創作,又有興趣學習?

怎樣的東西會令同學有親切感又容易上手進行創作?

這時候視藝科老師們都達成了共識,不就是手機嘛!

現今世代幾乎每一個同學都會擁有的器材,

而手機的功能亦正正有適合創作的軟件,

於是整個停課期間的視藝科課題都圍繞着電子媒介的創作。

起初都會擔心同學會否對課題不感興趣或不積極創作,

然而幸運的是,原來選材貼近生活,

對老師及同學而言都特別有好處,老師感興趣之餘同學亦一樣感興趣。

當見到同學們一張一張精彩的成品時,實在相當感動及有滿足感。

從作品中感受到學生的投入並樂在其中,沒有甚麼比這更值得感恩了。


這一次的經歷,我們都跟同學們一樣,

需要接觸新的事物,重新學習,重新出發。

特別感謝整個科組內的老師們一起互相合作,

一起想新主意,絞盡腦汁,才能令是次課程變得順利。


是次的疫情雖然對我們影響甚大,

感恩的是它同樣引發了我們更大的小宇宙及可能性,

我們亦能在這段意外多出來的時間學習及體驗到更多的新事物。
好好休息,好好思考接下來的路,重新出發。
 

老師們的話: About
錨點 1
錨點 2
錨點 3

©2020 by 胡忠網上視藝展

bottom of page